top of page
  • Writer's picture阿獅 A-Shi

《異數》讀後心得

Updated: Jan 25, 2020


不應當急於求成,應當去熟悉自己的研究對象,鍥而不捨,時間會成全一切。凡事開始最難,然而更難的是何以善終。——威廉‧莎士比亞


  你認為成功的條件是什麼?鍥而不捨的努力和一點點與生俱來的天賦加上運氣嗎?事實上,成功的條件或許比我們一般人認為的還更加錯綜複雜;我也是一個想成為成功人士的平凡人,於是找了這本書來看,探究「超凡與平凡的界線在哪裡?」。本書從我第一章讀完就相當有感,也曾以為努力到最後一刻就一定會成功,沒成功只是因為不夠努力──其實不然,我萬萬沒想到能成為運動明星跟大腦發育的成熟度有關,還有其他成功的條件像是:早入學或晚入學、家庭富裕程度、文化遺澤、出生時的社會背景等;本書也打破一些迷思,比如智商過人的天才就可以輕易地成為成功人士……。


我們時常把顯而易見的努力與人格特質當成最主要的原因,然後把剩餘沒有好好考究的事情,當成了成功人士的「天賦」與「運氣」,確實我整本書讀下來,認為成功有不少運氣成分,那些機遇甚至是過去的祖先幫我們造就的機會,生於現在的我們是一點辦法也沒有的,但也請別灰心,我反倒認為這樣能更全面剖析「成功」的成因,才不會讓自己進入「還不夠努力」的誤區中,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向,況且整本書還是有提點出一件我認為很重要的事情──「成功者的共通點就是努力。」是的沒錯,付諸努力不一定會成功,但它絕對是成功的基石。


<書摘>

一聽到成功的故事,我們總是想知道那些成功的人,有什麼樣的人格特質、他們有多聰明、具有何種特殊能力,或是有何與眾不同的生活方式。我們認為成功與個人特質,息息相關。


其實,成功不是這麼簡單,不是個人埋頭苦幹就能搞定的。成功不是無中生有的,和家世背景,以及有沒有貴人相助大有關係。今天很多功成名就的人,表面看來,似乎是他們自己打拚來的;然而隱藏在他們背後的優勢、機會和文化遺產,也不可小覷。這就是他們為何努力學習、勤奮工作,為什麼擁有與眾不同的世界觀。我們成長的地方和年代,其實和我們的成敗大有關係。如果沒有祖先遺留下來的文化,我們無可想像會有今日的成就。成功者的個人特質固然重要,還是不足以解釋一個人為何成功,我們還要問成功者的出身,才能解開成敗之謎。


以下是我要分享本書的幾個觀點:


馬太效應


>因為凡有的,還要加給他,叫他有餘。沒有的,連他所有的,也要奪過來。──馬太福音 25:29

  作者拿加拿大曲棍球麥迪森哈特市老虎隊的球員名單為例,發現25名球員中竟有17名都分布在一 、二、三月出生,他越調查越發現這並非巧合,其他曲棍球青少年明星隊伍也有這樣的現象,原因是出在他們採用年齡分組。舉例來說,生於同年一、二、三月的孩子,相較於同年九月後出生的孩子,體型較大,身體協調度較佳,自然被當成較有「天賦」而被選入代表隊。當他們進入代表隊後,得以擁有更好的教練、較優秀的隊友、加倍的練習時間,成長的幅度當然就比那些沒被選上的孩子大得多。剛開始孩子之間的差異可能只有幾的月,但在這一連串優勢累積下來,他們之間的差距可想而知。我們的成功思維帶來的影響,是把人格特質與成功畫上等號,其他人因而失去出頭的機會。我們制定出來的規則反而壓抑成就,我們太早就宣布哪些人是成功者,哪些是失敗者。更重要的是,我們太被動了,忽略了自己所扮演的一個重要角色。在這裡說的「我們」是指社會,也就是失敗與成功的判定者。



天才的迷思


  也許我們常會認為智商的高低與成功的機率成正比,智商越高的天才,能成功的機會越大。但依照英國心理學家郝德森的論點來說,智商就好比籃球選手的身高,身高高達205公分的選手與身高195公分的選手,他們的球技並不會因此有明顯的差距,換言之,身高到達一定水準之後,就要注意其他部分,比如速度、靈活度、控球與投籃技巧等,而智商也是如此。心理學家史坦柏格認為既是天才,又是能人的差別在於「實用技能」的技巧,實用技能包括「知道在什麼時候、用什麼方式以及說什麼,以達到最大效果」,這是一種家庭環境造成的文化優勢,是父母教養的結果。他們被教導要勇於陳述自己的意見,不畏懼權威,要在現代做一個成功的人,這種理直氣壯的態度非常重要。所以,遺憾的,若是出身貧窮的天才,也可能庸碌一生。



文化遺澤


  可殺不可辱的美國南方性格、比聯合航空高出十七倍失事機率的韓航、亞洲人數學能力普遍較西方人優秀……。這些看似前後無關,仔細探究起來卻有跡可循。以亞洲人的數學優勢為例,西方語言和亞洲語言的數字命名系統大不相同。


例1:

14的英文為fourteen ,可是12的英文卻不是twoteen而是twelve,大家可以依此類推,就會發現英文數字的命名方式比中文複雜且沒有規律的多,在人類大腦中,負責語文訊息短暫儲存的聲韻迴路部門,對聲韻和語言訊息的保留大約是兩秒。因此,我們在兩秒內複誦的訊息都很容易記起來。中文數字的發音都非常簡短,但以英語來說,常常說一個數字就要耗掉一、兩秒。


例2:

如果請一個年約七歲且英語為母語的孩子心算加法,三十七加二十二(Thirty-seven plus twenty-two),那他就必須先把聽到的數字轉化成阿拉伯數字37+22才有辦法計算,而亞洲的孩子則不用。


文化精神是一種強大的力量,根深蒂固,源遠流長,即使經濟、社會和人口狀況已有改變,還是能夠代代相傳,影響後代的態度與行為。這些只是整個第二大部份的第八章之中的一小段,書中還有許多例子,一一帶你驗證作者的觀點,這本書雖然看起來不薄,但彷彿就在看故事一般,不會無聊或難以下嚥,有興趣的人我非常建議可以買書回去讀一讀,相信你會對「成功」有更新穎的觀點。

79 views0 comments

Recent Posts

See All
bottom of page